张掖高台:践行“哪吒精神” 谱写生态画卷
近年来,张掖市高台县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发展理念深植于心。秉持“哪吒精神”,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真抓实干,以破竹之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矢志不渝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混天绫”联动共治,密织生态防护网
各部门、企业、民众紧密协作,联动共治,生态防护网愈发牢固。科技赋能,提升环境治理效能。为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高台县生态环境系统以科技为支撑,依托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危险废物物联网监管平台、无人机巡航等现代化手段,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环境质量管控体系,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协作共进,增强执法监管合力。联合住建、水务、农业等部门构建多领域协同监管机制,实现工地扬尘、河流水质、农业面源污染等监测数据实时共享,推动环境治理从“分而治之”向“协同共治”转变。创新推出“三专+网格+行业”监管机制,及时监督和发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监管触角实现从企业到全域、从当下攻坚到长远治理、从点上问题到面上隐患、从根本问题到现实问题的全覆盖。加大企业日常监管力度,创新建立“一图两单一牌”监管模式,扎实开展企业环境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年活动,环保设施用电管控、危险废物物联网应用逐步推开,全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物联网监控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举办。多元融合,提升环保宣传力度。创新构建“线下活动+新媒体矩阵+教育基地”三位一体宣传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依托“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走进学校、企业、农村,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手册。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开设“环保小课堂”专题栏目,发布政策解读、环保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基地,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从认知认同向行动自觉转化,形成“人人讲环保、事事为生态”的浓厚氛围。“乾坤圈”精准发力,严守生态安全底线
精准打击各类污染行为,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筑牢。溯源攻坚大气治理。扎实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运用走航监测、红外成像技术锁定VOCs排放源,建立常态化督促检查、调度分析、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利用无人机巡查,以工业企业、煤炭网点、建筑工地、裸露土地等为重点,多部门联合开展“天地”一体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整改扬尘污染问题、“四烧”问题。建成黑烟车抓拍系统4套,城区集中供热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农村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强化油烟污染治理,督促全县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浓度连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铁腕整治水体顽疾。加大工业水污染监管力度,利用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实时监管水排放企业水质动态,推进工业集聚地污水集中处理,建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强化污水分质分类处理,确保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持续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扩容提质,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全县建设污水管网89.98千米,覆盖面积8.56平方公里,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一口一档”动态管理台账,完成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方案制定和标识牌设置,确保入河排污口设置规范、排放达标。近年来,地表水水质达到II类水质,全县水源地及各出入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科技赋能土壤新生。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组织开展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监测和隐患排查“回头看”,3宗涉及关闭搬迁优先监管地块纳入甘肃省优先监管地块重点监测项目。加强固体废物治理,督促指导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完成申报和管理计划备案,指导县级医疗机构使用电子转移联单,固废实现闭环管理。建立安全利用区农作物种植清单,在安全利用区内开展取样化验检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风火轮” 高速驱动,加快项目落地进程
绿色环保项目加速落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优化环评服务,提升审批效能。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实行重大项目专班专责“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协调帮办”服务,建立“两专三减六个一”环评服务机制,着力打造“环评审批不求人”名片,借助行业技术专家力量,为企业纾困解惑,依法合规办理环保手续提供优质服务,促使重大项目早日落地。聚焦精准对接,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对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建立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库,积极沟通联动,深度解读政策,力促项目落地。近年来,八坝滩中水回用蓄水池项目、许三湾等7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黑泉镇整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完成验收,高台一中零碳分布式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城区污水处理厂臭气收集处理项目、黑河(临高交界-大湖湾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正在加速落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摸底调研加快推进。超前谋划实施再生水试点项目,整合城市更新、黑河流域横向补偿、专项债等资金,先行先试先干,完成投资近6000万元,实施进度达到70%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莲花身”重塑净土,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全方位打造生态宜居典范区域,让群众尽享绿色福祉。近年来,高台县依托三北工程、森林植被恢复、草原植被修复治理等林草生态建设项目,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以八坝滩荒漠化治理、南部绿色通道、黑泉西沙窝等重点区域,完成营造林2.1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5万亩,义务植树52万株、义务压沙1000亩。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8个镇、45个村(农场)栽植农田林网苗木5万株,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推行“四单一函一通报”工作制度,加大甘肃省智慧林长信息系统应用,智慧林长系统运行率居全市首位。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牢固树立改善环境就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理念,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2024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建成县级节水单位3个,市级节水先进单位3个,红崖子灌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深入推进河湖、林长制,强化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完成地下水压减任务,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水务云平台,建成全省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首座水文化展示长廊,黑河高台段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向国家林草局递交张掖市《国际湿地城市推荐书》,积极做好国际重要湿地创建工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的幸福指数随之节节攀升。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将继续紧握这些“法宝”,以哪吒精神为指引,携手共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共同守护蓝天碧水,让生态宜居成为“美丽高台”的鲜亮底色。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