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宁县建立“七项机制”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发展

来源: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宁县分局 作者:黄丽 发布时间:2019-07-18 17:20:5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是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优先支持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坚决抵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项目。二是完善生态环境工作机制。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宁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试行)》,将生态文明、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指标纳入乡镇、部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推行执法巡查、信息公开、投诉举报等制度,健全了“月小结、季评比、年度考核”等制度,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健全污染防治治理机制。制定印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实施方案,并编制了水、气、土等28个专项工作方案,形成了以总体方案为基础、专项方案为抓手的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应用督查、督办、警示、约谈等措施,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部门职责,全方位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按照向上争取、县上补助、乡镇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2017年以来,县共向上争取水污染防治资金9815万元,县级筹措228万元,乡镇自筹1530万元,有力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县财政划拨专项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乡镇截污控源措施落实。五是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在十大领域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六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公安等机关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纵横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七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将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县委党校干部培训、“法律七进”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环保法等信息,全面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知晓率。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宁县分局 黄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