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五项举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庆阳市生态环境系统切实担负起维护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采取五项强力举措,有效防范化解各项风险挑战,牢筑生态环境安全屏障,保障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生态安全工作责机制。坚持把维护生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登载链接安全知识、宣传标语等,提高广大干部安全责任意识。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建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抓的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包抓县(区)、包抓项目、包抓安全生产和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的工作制度,为生态安全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聚焦问题,靠实责任,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制定印发了我市中央三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西北督察局移交问题和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我市问题的整改方案,每月调度推进,9次现场核查整改情况,对整改缓慢问题跟踪督办。目前,我市第一、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156个问题,整改完成147个;交办的732件信访问题全部办结。中央三轮督察交办我市的137件环境信访问题已办结122件,剩余15件正在按程序抓紧办理。中央三轮环保督察反馈的12个问题、西北督察局移交的3个问题和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个问题,均按整改要求加快推进。
三是严守生态环境准入关。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完成庆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和发布,管控单元由原来的72个调整为74个,全面启动“三线一单”选址分析公众端口,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落地应用,今年以来全市审批的147个建设项目、4个规划环评文件均按要求进行了“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严格执行能耗双控指标、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污染物排放等规定,对未落实能耗指标、影响环境质量改善、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的,一律依法依规不予审批。
四是依法依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两打”、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油气开发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制定印发了《庆阳市2024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排查各类环境隐患问题64个。开展5类环保设施环境安全检查,督促重点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提升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363家企业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督促123个油田采出水处理站安装了自动监测设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2起,罚款1007.06万元。
五是全面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强化环境应急值班值守,认真安排部署汛期、恶劣天气和节假日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从严落实局机关和各县(区)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值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加强对单位内部办公系统、车辆、水电、防火等安全措施的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单位内部管理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三项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安全可控。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