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六个聚焦促问题落实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庆城分局坚持“六个聚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充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着力守护庆城的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净土良田。1-5月份,庆城县优良天数达到103天,优良天气率73.5%,同比提高15.2%,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市第一;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一、聚焦统筹谋划,解决“抓什么”的问题。年初,局党组通过召开党组会议、年度工作会议、执法专题会议,对监管执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定了《2023年全县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2023年全县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对城区“两污”集中处理设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石油开发、规模化畜禽养殖、固废收集处置、工程建材等重点行业进行全覆盖执法监管。
二、聚焦能力建设,解决“能干事”的问题。争取县财政经费18万元,购置配备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执法装备12类33件。深入推进“局队合一”,实施“全员办案”,通过业务融合、全员执法、交叉执法、采测分离,最大限度改善了执法人员短缺、年龄老化、任务繁重的结构现状。严格落实规范着装、文明执法、全过程记录,设置专门的谈话室,调查询问一律在谈话室进行,影像资料全程留存。坚持“一周一主题”每周星期五开展1期执法业务培训,开展业务互训和政策互学,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聚焦隐患排查,解决“除痛点”的问题。制定《庆城县2023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现场执法检查重点企业30余次,出动执法力量300余人(次),共排查出各类问题22个,第一时间向相关乡镇和部门下发了整改督办通知,要求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挂账销号。同时,对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及时更新风险隐患点位,对新增问题一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整改销号。
四、聚焦提质增效,解决“满意度”的问题。以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探索出环境执法监管“六项机制”,关口前移,落实监管事前宣传工作机制;主动作为,落实监管事前提醒工作机制;严防严控,落实监管事前预警工作机制;紧盯痛点,落实执法监管督办工作机制;坚持原则,落实执法监管验收销号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落实执法监管回头检查机制,对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早纠偏。
五、聚焦精确执法,解决“宽松软”的问题。一是实行“重点式”执法。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违法行为等,组织开展了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执法、臭氧天气应急管控执法等各类专项行动。二是实行“错时式”执法。坚持夜查与昼查相结合、突击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对监管薄弱时段违法排污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每日夜查,及时发现问题。三是实行“柔性式”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今年以来抽查企业20余家,出动人员300余人次,下发责令整改22份,下发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4份,协调办理环境信访68件,实施行政处罚14起,罚款金额108.5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六、聚焦入河排口,解决“污染源”的问题。采取“查、测、溯、治”的工作模式,以全面排查为基础,监测数据为支撑,精准溯源为关键,因地施策为核心,高效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截至目前,已排查出问题22个,其中已立行立改10个,其余12正在落实整改工作。通过规范一批、整治一批的方式,流域散点排污、超标排污、乱排乱倒污染物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