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按照中共庆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庆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庆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任务分工清单》有关要求,现将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坚持把功夫下在平常,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把工作落到细处,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和公信力,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稳定改善。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截至12月22日,我市优良天气数320天,优良天气率为89.6%,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49.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26.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其他4项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浓度均值分别为7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0.9毫克/立方米、14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1-11月份境内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支党河等流域23个国、省、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为95.7%。开展监测的2个市级水源地、12个县级水源地和23个乡镇级“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全部达到地表水(地下水)Ⅲ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无受污染耕地,3个污染地块均完成修复,7个地下水国控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全市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和核与辐射安全事件,生态环境安全可控。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和职能分工,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局党组学习计划,将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带头树立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拓展法治宣传阵地、组织干部职工学法用法,采取举办“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生态环保成果展等方式,增强了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促进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运用法律实施行政管理能力和执法技能,为在工作实践中规范执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聚焦整改落实,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细则》《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坚持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盯问题,靠实责任,加快整改。牵头制定了我市《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西北督察局移交问题和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我市问题的整改方案》,每月调度推进落实。先后10余次组织核查组现场核查整改情况,对一些整改缓慢问题实行专人跟踪督办。目前,第一、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156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49个;交办的732件信访问题全部办结。中央三轮督察反馈的1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个,交办的137件环境信访问题已办结126件。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生态环境部西北督察局移交的3个问题线索已完成整改2个,剩余中省督察反馈问题、西北督察局移交问题及群众信访件,均按整改要求加快推进。
(三)聚焦公正执法,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深入开展了“两打”、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油气开发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制定印发了《庆阳市2024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排查各类环境隐患问题64个,已完成整改59个,立案查处3个,正在整改2个,开展5类环保设施环境安全检查,督促重点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提升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363家企业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督促123个油田采出水处理站安装了自动监测设施,全市重点污染源企业联网达到107家,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98%以上。深入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年累计检查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45家,整治有关问题78个,辐射环境安全可控。截至12月底,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3起,罚款1070.26万元。
(四)聚焦群众满意,进一步加强纠纷化解。受理并办结来访、来电、来信等各类环境信访291件,同比2023年下降73.8%,生态环境领域涉稳工作总体形势稳定,没有发生规模性群访群闹、进京上访的问题。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持续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群众举报件办理工作,及时受理省生态环境厅信访转办、市政务中心12345信访转办、网信办网络舆情转办等工作,严格落实信访“接、转、办、督、核”各个环节工作要求,确保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针对存在问题开展“举一反三”,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
(五)聚焦服务提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排污许可、项目准入管理,动态更新庆阳市“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优化调整全市优先管控单元中的一般生态空间2026平方公里,给产业项目选址落地增加了发展空间;对油气田勘探单井等项目实施“打捆”审批,对全市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开展“一对一”“保姆式”帮办服务,尤其是针对事关我市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及时论证建立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替代项目储备库,积极衔接省厅协同推进,顺利完成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环评审批。全市办理建设项目环评1772个,其中审批167个、备案1605个,完成省列重点项目环评审批25个、市列重点项目审批75个。
(六)聚焦日常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两型”机关创建为抓手,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局务会等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有关会议精神,理清重点任务,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生态环境系统落地生根见效。认真履行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职责,依法依规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得到不断加强。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2024年,尽管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有关总体部署和要求还存在谋划推动不足、工作标准不高,不深不细的问题,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