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2022年产能建设工程等2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8月30日—2022年9月5日。
联系电话:0934-8687563
传 真:0934-8270716
邮 编:745000
通讯地址:庆阳市西峰区弘化西路1号
序号 | 环评文件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 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2022年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庆阳市庆城县、华池县、环县、西峰区 |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 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共涉及26个井区,其中13个开发井区属于滚动扩建井区,13个开发井区属于新建井区,产能规模为36×104t/a。新增工程总占地269.287hm2,其中永久占地82.110hm2,临时占地187.178hm2。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扩建井场129座(采油井468口,注水井186口),站场29座(新建小型油气混输装置1座、增压机组5座,脱水站/点4座、拉油注水站2座、拉油点7座,扩建生活保障点2座,集输站场8座),配套建设各类集输管线总里程511.089km(油气集输管线265.716km,注水管线193.645km,伴生气管线51.728km),道路31.239km。本项目不新增生活保障点,井场、管线等巡检人员由各作业区统一调配,项目整体不新增劳动定员。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506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983万元,占总投资的8.84%。 | 1.废气:施工期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散装物料集中堆置,并采取遮盖或围栏等措施;钻井过程选用低硫柴油和燃烧效率高的柴油机。运营期加热炉采用伴生气为燃料,烟气通过不低于8m高排气筒排放;原油集输系统采用密闭集输流程,井场安装定压阀回收套管气,减少烃类的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新、扩建站(井)场以厂界为边界设置50m的环境防护距离。 2.废水:水基泥浆全部入罐暂存,委托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处置。钻井废水、试油废水、压裂液返排液、试压废水、水基泥浆压滤液、措施返排液等优先考虑循环利用,无法利用的经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采出水经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所有废水不得外排。 3.噪声:合理选址,优化平面布置,高噪设备远离人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级。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5.风险:严格落实井喷防范措施,罐区设置围堰,完善事故检测预警设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改和环境应急演练。 |
2 | 庆阳市庆城县、宁县 |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 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产建工程部署产能6×108m³/a,全部部署在庆探1区块与城探3区块。其中庆探1区块部署井场21座,产能规模为4.0×108t/a,城探3区块部署井场15座,产能规模为2.0×108t/a。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井场23座,扩建井场8座,接入现有井场5座,新建集气站1座,改扩建集气站3座,配套建设各类集输管线总里程159.52km,道路87.5km。 本项目新增工程总占地152.83hm2,其中永久占地23.50hm2,临时占地129.33hm2。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约27539.3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62.9万元,占总投资的7.49%。 | 1.废气:施工期洒水抑尘,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散装物料集中堆置,并采取遮盖或围栏等措施;钻井过程选用低硫柴油和燃烧效率高的柴油机。运营期压缩机采用天然气为燃料;天然气集输系统采用密闭集输流程,减少烃类的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新、扩建站场,以厂界为边界设置50m的环境防护距离。 2.废水:水基泥浆全部入罐暂存,委托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处置。钻井废水、压裂液返排液、试压废水、水基泥浆压滤液等优先考虑循环利用,无法利用的经措施返排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采出水经采出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所有废水不得外排。 3.噪声:合理选址,优化平面布置,高噪设备远离人群,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自带隔声、消声的设备,降低设备声级。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5.生态:控制井场作业面范围,钻井、井下作业与地面工程设施建设应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应根据各种施工作业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场地的占地面积控制标准。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生态恢复措施要在紧邻施工完成的生长季节进行。 6.风险: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改和环境应急演练。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